《 環保站是我家 

十二月16,2018  |感恩有您|台北
2011年3月,報紙版面曾出現這樣的標題:「大愛尬贏三立,何處是我家收視飆破4.48。」什麼樣的真人真事,情節如此吸睛,引發收視熱潮?
原來,這檔大愛劇場「何處是我家」的主角,是臺北八德環保站志工蕭秀珠、陳松田夫婦的奮鬥故事。他們白手起家胼手胝足創業,在推行防治肝炎的年代,成為臺北免洗餐具大盤商,因緣進入慈濟。不過良心和道心考驗著事業心:「如果證嚴上人知道,有弟子以『製造垃圾』為業,不知道會怎麼想?」終於,毅然決然結束如日中天的免洗餐具事業,退而不休全心投入環保志業。
鼓掌的雙手可以環保愛地球,更能護持人文清流。2018年孝親祈福會時,秀珠邀約環保志工與親戚護持大愛臺:「大愛臺是現代大藏經,又沒有商業廣告收入,一定要讓清流長長久久,才能把慈濟做的好事和理念,傳播到全世界!」
為什麼發願歡喜布施?秀珠說:「因為我們是苦過來的,看到師父這麼大的願力很不捨,一定要幫忙!」原來,當年秀珠和松田在市場擺攤,帶著孩子住在木板夾層、冬寒夏熱;只能撿人家不要的菜葉、和熟食賣剩的盤底滷汁配飯。後來因緣加入慈濟。

蕭秀珠說:「以前只想賺盡世間財,但是在慈濟才發覺,行善機會是不等人,所以要把握因緣即時付出。」回想剛開始布施行善時,生意才起步手頭並不寬裕,不過她很有信心:「開十張支票先捐出去再說,再努力拼生意,每個月都在心裡祈禱,千萬不能跳師父的票﹗」

說也奇妙,堅定布施濟世的念頭之後,生意開始有起色,讓秀珠每個月都能準時兌現承諾:「真的就像上人說的:『愛的力量匯合起來,就如古井湧泉般,取之不盡,永不乾涸。』」

松田和秀珠與志工們守護的八德環保站,從當年的鐵皮屋、擴建到現在四層洗石子電梯大樓。除了資源回收變賣所得,全數護持大愛臺,在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天的大環保日,戴麗雲和鍾素珍兩位職業級美髮師,都會在場義剪,隨喜金護持大愛臺,十八年來從不間斷。

許多人因為做環保、或者看大愛臺加入慈濟,多年來,蕭秀珠陪伴出來的委員、慈誠、榮董等等將近百位,有些人是因為看了大愛劇場自己「找善門來」的,夏慧錡就是其中之一。

慧錡全家是大愛臺忠實觀眾,「何處是我家」上映時,她正好與家人發生嚴重岐見,衝突不斷,希望找到心靈解方:「做慈濟真有那麼好嗎﹖總要印證一下是不是和電視演的一樣!」於是主動來到八德環保站,遇見戲劇本尊蕭秀珠。

年輕的慧錡從環保志工開始,越做越投入,在2013年受證委員:「走入慈濟讓我成長,很懺悔過去的任性。現在還是和先生孩子,常常回娘家吃飯,全家一起開心地看大愛臺。」

未來,八德環保站將成立「懷舊環保博物館」。無心的人丟了,有心的人收了,再加上十八年的歲月累積,讓秀珠如數家珍:「這是阿嬤的紅眠床和房間….還有這麼多古早東西都在建檔整理中。」松田與秀珠用畢生願力,守護著這座歲月藏經閣,也守護著心靈永遠的家。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  感恩有您 專頁閱讀。
歡迎分享